近日,西藏农牧大学正式启动“藏育智药”创新项目,以科技力量直击藏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痛点——种植标准化缺失、文化传承断层与产业附加值不足。该项目立足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构建起全国首个集“智慧种植、文化解码、生态赋能”于一体的藏医药产业振兴系统,为千年藏医药智慧注入新时代活力。

智慧种植,破解产业根基难题
“藏育智药”项目的核心突破在于利用前沿科技重塑藏药种植。项目团队正联合研发精准的藏药生长模型,通过在高原药田布设自适应物联网传感器,实时抓取土壤墒情、紫外线强度及植株病征等关键数据。结合庞大的藏药病虫害图像数据库,成功开发出冻害预警、虫害识别与科学采收三大智能算法体系。实际应用成效显著,合作基地虫害发生率大幅下降。更引入区块链溯源技术,为每株药材生成不可篡改的“生态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透视从种植到收获的全流程透明数据,有力重塑藏药市场信任基石。
文化解码,激活非遗活态传承
项目着力推动藏医药文化从典籍走向沉浸式体验。未来计划深度解析藏医药古典文献,揭示如绿绒蒿伴生驱虫、塔黄与雪莲共生增效等古老植物互作智慧,并运用增强现实(AR)技术,让游客通过扫描药田二维码,即可观赏这些千年智慧以全息动画生动演绎。项目还打造了融合科技与传统的非遗工坊矩阵:藏药浴工坊配备智能恒温萃取设备,精准把控药效;藏香制作工坊严格遵循非遗古法,由传承人亲授技艺,游客可亲手参与制作,感受藏医药文化魅力。
生态赋能,构建高原绿色闭环
项目构建了可持续的“种植-回收-修复”生态闭环。精准变量施药系统显著减少化肥用量,基于数据模型的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守护脆弱的高原生境。项目计划在边境县域推广“智慧药农合作社”模式,带动农牧民深度参与药田管理,形成“药材种植-精深加工-药旅体验”的完整产业链,实现生态保护刚性约束、文化活态传承、经济稳定增收的“三重赋能”。
目前,“藏育智药”项目团队已深入那曲、林芝等七县市扎实调研,其创新理念与实践成果获得媒体广泛关注。展望未来五年,项目预计推广覆盖藏东地区五千亩药材基地,培养一批掌握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青年非遗传承人,确保千年藏医药智慧在科技赋能下生生不息,照亮高原产业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