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听”“多看”“多分析”画准干部“政治像”

政治素质是干部的核心素质,是干部履职的首要条件,具有方向性、引领性、决定性作用。而政治素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准确识别评价不容易,组织部门要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个维度,细化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正反面“两个清单”,通过“多听”“多看”“多分析”,才能多角度画准干部“政治像”。

要坚持“多看”,看现实一贯表现。要建立和用好干部政治素质档案机制,注重查看年度考核、平时考核、历次民主生活会发言、奖励处分等相关材料,从中掌握干部工作中的日常表现;要建立和用好政治理论水平测试机制,测试内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宗教理论知识等内容,重点查看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要建立和用好基层工作一线考察干部机制,把重大项目建设、土地征用、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一线作为考察干部政治素质的主战场,将项目规划、建设进度、问题解决等方面纳入考察范围,核查重点工作难度和推进力度,看干部处理疑难问题能力表现和担当作为情况,确保辩证识人、精准识人。

要坚持“多听”,听一线基层意见。要建立一线调研机制,把考察“探头”延伸到工作一线,深入基层走访,听取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服务对象的评价意见,了解干部工作作风、履职能力、实绩实效等实际情况,把考察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为考准考实提供现实依据。要建立联合机制,注重听取纪检、巡察、公安、法检两院、信访等部门意见,以各方面信息集成实现对干部政治素质的多角度了解、多维度印证、立体综合研判。要建立“考察家访”“随机走访”制度,将考察触角从“工作圈”延伸至干部亲属圈、朋友圈、生活圈,听取干部家属、隔壁邻里、物业评价等意见,全面了解干部台上台下、人前人后、八小时内外、生活作风、兴趣爱好等的真实表现。

要坚持“多分析”,做到科学研判。坚持以事察人的方法,重点捕捉干部在关键事务中展现出的行为特点与具体事例,从干部投身干事创业的实际表现入手,对其政治素质进行深入剖析。尤其是在干事的目标导向上,考量其对党的忠诚程度;从干事的主观意愿,判断其政治信念的坚定性;以面对困难时的果敢态度,评判其政治担当精神;依据达成目标能力,检验其政治工作能力;从廉洁自律的情况,审视其政治纪律的恪守程度。要秉持辩证思维推进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工作,着力构建并完善专题研判、任前研判、年度综合研判等一系列研判机制,在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具体事例、相关数据以及各方面评价意见的前提下,灵活运用综合分析、历史分析、实证分析、对比分析等多种科学方法,对干部政治素质进行精准、客观的评价。(驹豪)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