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成 西藏民族大学
内容摘要: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时代价值体现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等方面。然而,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面临教师思政观念和态度的问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组织和管理问题、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评价体系和方法问题、高校体育教师思政实践的问题等现实挑战。鉴于此,提出制定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整体方案;强化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探索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评价体系;加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培育效果等实施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能力;高校体育教师;体育课程思政;思政能力培育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高校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体育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实施者,其思政能力的培育对于提升体育课程质量、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当前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面临诸多困境,如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等。因此,探究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对于促进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时代价值
(一)课程思政能力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
课程思政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伦理观念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教育引导者,具备课程思政能力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传授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高校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程的设计和执行,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对于推动高校教育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高校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和潜能转变。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可整合的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高校体育教师通过课程思政能力的发挥,可以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为高校教育的转型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课程思政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高校体育教师在课程中培育课程思政能力的时代价值不容忽视。第一,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育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体育课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育,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二,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育也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当前,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课程思政能力,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参与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此,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面对现实挑战和学习先进经验,高校体育教师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育人责任。
(三)课程思政能力在培养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作为高校体育教师,他们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和培养体育技能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觉悟。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育旨在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其一,课程思政能力在培养国家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家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等。体育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指导者,通过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创新观,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其二,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育也与当前社会背景下的挑战密切相关。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快、信息传播广泛,学生容易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智慧和能力,通过寓教于乐的课程设计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深入互动,引导学生辨别和拒绝错误的价值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质。
(四)课程思政能力对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意义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育有助于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2]。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运动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全面发展。通过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教师能够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进而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第二,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体育教师作为一线的思想引领者和教育者,他们的个人思政水平和课程思政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信仰体系和行为规范的形成。通过培养课程思政能力,高校体育教师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第三,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高校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课程思政能力,可以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在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高校体育教师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能力,能够通过体育课程的开展,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现实挑战
(一)教师思政观念和态度的问题
高校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培育面临着现实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教师思政观念和态度的问题。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和引领者,其思政观念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一方面,教师思政观念的不同可能会导致课程思政能力培育中存在的差异。一些教师对于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将其视为传授理论知识的一部分,忽视了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觉悟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教师缺乏对党的教育方针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求的认识,对于如何运用体育课程进行思政教育存在迷茫和困惑。这一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思政内容的融入与引导。另一方面,教师的思政态度也是影响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重要因素。一些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存在疲于应付、敷衍塞责的情况,仅仅完成表面教学任务,而缺乏对思政教育的热情和责任感。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想和政治觉悟水平的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异,一些教师对于学生思想成长的指导关注不够,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和帮助。
(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组织和管理问题
在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组织和管理问题是一项重要挑战。第一,要实现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育,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这包括明确相关职责分工,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教育管理部门可以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为高校体育教师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指导。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对教师的思政能力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确保其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第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育需要注重团队建设和合作。高校体育教师往往需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开展各类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因此,建立跨学科合作的机制和团队是提高教师思政能力的关键。高校可以组织学科间的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的交流活动,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思政能力的综合水平。第三,在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组织和管理中,还要关注教师的培训和发展。高校可以组织面向教师的专业培训班和研修活动,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机会。同时,要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学科研究和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课程思政能力。
(三)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评价体系和方法问题
高校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培育面临着现实挑战,其中包括评价体系和方法问题。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方法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重要环节[3]。一是评价体系要贴合课程思政的内涵和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培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创新能力,因此,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评价,例如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等的综合评价。同时,评价体系也应该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的评价。二是评价方法应该多样化和灵活性。高校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评价方法应该根据具体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来确定。例如,对于理论课程,可以采用测试或论文等方式进行评价;对于实践课程,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际操作或项目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价。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意识。三是评价体系和方法的实施应该注重定期改进和完善。由于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特殊性,评价体系和方法的设计需要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应该密切关注评价结果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对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效果和实效。
(四)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实践的问题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现实挑战在于其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存在思政教育内容薄弱的问题。由于多年来体育教师的职责主要侧重于体育技能的传授,对于思政教育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导致其对于思政内容的重视不够,无法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提升机制也是一个难题。目前高校的职业发展和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学术水平和教学技能,对于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缺乏有效的考核标准和机制。此外,还存在实践中缺乏指导和支持的问题。大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的体能训练和技术提升,较少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体系。
三、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实施路径
(一)制定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整体方案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制定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整体方案,这一方案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第一,整体方案应明确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目标和意义。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应当具备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以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此,制定整体方案时应明确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内涵、价值和现实挑战,以及与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政策和要求相契合。第二,制定整体方案需要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具备的能力要求。根据课程思政的特点和需求,可设立课程教学目标、挑战式问题教学目标等,同时针对专业课程和思政内容,制定相应的思政能力要求,如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价值观引导能力等。这些目标和要求的制定应基于对学生、社会和时代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第三,制定整体方案需要考虑课程教学和评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小组活动等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来培养其思政能力。同时,需要设计合适的评估方式,如论文写作、小组展示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在思政能力方面的表现。第四,制定整体方案时还应参考境外经验和先进理念。国外一些高校在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方面已有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并根据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和创新。
(二)强化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
强化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是提升体育教师教育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4]。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通过制定相应的课程,培训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能力,并加强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政治敏锐度和教育能力。其次,要注重培训方法的创新,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如研讨会、讲座、研究交流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辨,增强其理论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境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优秀教育体制和教师发展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也有助于培养高素质、有思想引领能力的体育教师队伍,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高尚品德、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
(三)探索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实施路径需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及时更新教师的思政素养和知识,使其具备深厚的思政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以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政能力。教师可以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加强对相关领域的学习与研究,并通过与其他领域专家的交流合作,拓宽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可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来培育高校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将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入思政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和道德价值观。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思政能力。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实施路径中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思政教育培训,提升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及时表彰和奖励在思政教育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构建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实施路径关键在于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以确保培养出具备优秀课程思政能力的体育教师。构建评价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一是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对课程思政目标的评估。体育课程的思政要求是培养学生爱国、守法、自律、奉献的思想道德风貌,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应明确这些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标准。二是评价体系应考虑到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有效地传授体育知识,并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因此,评价体系中应考虑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亲和力。三是评价体系还需关注体育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因此,评价体系应包括对体育教师思政教育能力的评估,如教育理念是否积极向上,是否善于引导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等。四是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到对学生的评估。体育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评价体系应考虑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身体素质、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评价指标应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确保评价结果可靠。
(五)加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培育效果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的实施路径不仅包括教育教学的内在要求,更需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培育效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让体育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拓宽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其更加具有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一方面,体育教师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体育的社会功能和意义。此举可以唤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政素养。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可以邀请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成功人士等到课堂进行学术交流和分享经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各界的优秀人物,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追求卓越的动力。同时,教师可以与社会上的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到校进行实践教学,提供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还包括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和实践平台。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教学、实训基地、实习实践等手段,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场景模拟、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实践,提高他们运用课程思政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银.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43):111.
[2]郏孙勇.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策略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3,38(2):43-46.
[3]龚丽萍.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模型构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48(5):111-116+136.
[4]谭祝平.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3(26):31-33.
【本文系2023年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思政专项)“立德树人视域下西藏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G2023-30)阶段性成果。作者朱亚成系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全国教育规划项目主持人、《四川体育科学》编委兼外审专家,主要从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高校体育教育、学校体育研究。】